投稿指南
一、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,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。凡采用他人学说,必须加注说明。 二、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,精粹的短篇,尤为欢迎。 三、请作者将稿件(用WORD格式)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。 四、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,恕不退稿。 五、为规范排版,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: 1.论文要求有题名、摘要、关键词、作者姓名、作者工作单位(名称,省市邮编)等内容一份。 2.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: 基金项目:项目名称(编号) 作者简介:姓名(出生年-),性别,民族(汉族可省略),籍贯,职称,学位,研究方向。 3.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,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,一般用两级。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。表格应采用三线表,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。 4.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、最主要的、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。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。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-87的规定,采用顺序编码制。

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纪录片《寻古中国》启拍

来源:广播与电视技术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年07月20日 19:11:29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编辑/乔颖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、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在致辞中表示,大型纪录片《寻古中国》是讲好文物故事,传承中华文明的又一次生动实践。下一步,国家文物局将指导各地文物

编辑/乔颖

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、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在致辞中表示,大型纪录片《寻古中国》是讲好文物故事,传承中华文明的又一次生动实践。下一步,国家文物局将指导各地文物部门和文博单位,继续加大与媒体机构合作力度,推出更多精彩节目和活动,展现文博人的时代担当和创新意识,推动新时代文物考古成果走向大众,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、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,为增强全民族历史文化认知、丰富全社会精神文化滋养作出新的贡献。

《寻古中国》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国家文物局联合摄制,充分运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研究成果,把考古探索和文献研究有机结合起来,以文博工作者亲历亲述,结合XR+、自由视角、大场景3D扫描等新技术的使用,带来大片级的视听盛宴。节目首批将推出《古蜀记》《玉石记》《云梦记》《寻夏记》《河洛记》《稻谷记》6个系列,每个系列5集,每集30分钟,通过推理想象和数字建模,把历史线索最大限度地还原为历史现场,以清新的文风和年轻时尚的表达,翻译晦涩难懂的符号元素,引领受众感悟古人的人生观、宇宙观,感知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。

文/北京青年报记者 肖扬

7月19日,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纪录片《寻古中国》在北京开机启拍。中宣部副部长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兼总编辑慎海雄表示,《寻古中国》将真实生动记录“上穷碧落下黄泉”的考古探源过程和心路历程,将总台“思想+艺术+技术”的创作水准再次推向高峰。慎海雄强调,从丰富的文化遗产中发掘出辉煌的中华民族精神,既是保护、传承文化遗产的意义所在,也是让文化遗产“活”起来的重要路径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将持续推出中华传统文化精品节目,以一份份创意、一件件作品,永不停歇地追寻和讴歌先贤所创造的伟大文明,为“是以中国”奋力作答。

文章来源:《广播与电视技术》 网址: http://www.gbydsjs.cn/zonghexinwen/2022/0720/363.html



上一篇:快关注!北京市科协“十大”公益宣传片要在北
下一篇:平治信息投资成立新公司,经营范围含互联网直

广播与电视技术投稿 | 广播与电视技术编辑部| 广播与电视技术版面费 | 广播与电视技术论文发表 | 广播与电视技术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广播与电视技术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